博远微朗 - Vision Precision Instruments

咨询电话:010 - 8071 0093
VPI Applications
案例中心
【Case Study / 案例分享】SD-650MH系列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仪 制备 聚酰亚胺薄膜 测试分析
来源: | 作者:VPI_LXJ | 发布时间: 2025-07-06 | 11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聚酰亚胺(Polyimide,简称PI)是一种因其优异耐热、电绝缘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航天领域的高分子材料。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备均匀可控的超薄PI膜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挑战。传统湿法涂覆往往厚度较大且难以精准控制,而等离子体聚合方法稳定性不足,难以制备高重现性的纳米级薄膜。磁控溅射作为一种成熟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,以其过程稳定、可重复、厚度可控(可精确到纳米级)、薄膜均匀等优势在金属及无机薄膜制备中应用广泛。

能否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来沉积聚酰亚胺这类有机高分子薄膜?结合VPI的研发团队的一次内部测试案例,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650MH系列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仪在聚酰亚胺靶材溅射制膜中的表现。通过分析与科普讲解,我们将展示该设备在低功率起辉、高真空稳定性和膜厚精确控制等方面的突出优势,以及其对敏感靶材的适应能力和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
【Case Study / 案例分享】SD-650MH系列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仪 制备 聚酰亚胺薄膜 测试分析

聚酰亚胺(Polyimide,简称PI)是一种因其优异耐热、电绝缘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航天领域的高分子材料。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备均匀可控的超薄PI膜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挑战。传统湿法涂覆往往厚度较大且难以精准控制,而等离子体聚合方法稳定性不足,难以制备高重现性的纳米级薄膜。磁控溅射作为一种成熟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,以其过程稳定、可重复、厚度可控(可精确到纳米级)、薄膜均匀等优势在金属及无机薄膜制备中应用广泛。

 

能否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来沉积聚酰亚胺这类有机高分子薄膜?结合VPI的研发团队的一次内部测试案例,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650MH系列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仪聚酰亚胺靶材溅射制膜中的表现。通过分析与科普讲解,我们将展示该设备在低功率起辉、高真空稳定性和膜厚精确控制等方面的突出优势,以及其对敏感靶材的适应能力和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
 

溅射功率设置对膜厚速率的影响

溅射功率是影响薄膜沉积速率和质量的关键参数。本测试中,针对不同功率条件下的膜厚生长速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。实验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式(因PI为电绝缘材料,需RF电源),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。

 

低功率起始与等离子体维持:SD-650MH溅射仪具有出色的低功率起辉能力。在约2–5Pa的氩气环境下,仅施加1W功率就成功点燃了等离子体,产生了微弱但可见的辉光放电。这种辉光呈昏暗的白色,夹带一丝淡粉红色调(典型氩等离子体常呈粉紫色),表明即使在极低功率下设备也能引导气体放电并维持等离子体。这一能力至关重要:低功率起辉减少了初始阶段对靶材的热冲击和溅射“冲击”,为后续稳定溅射打下基础。

 

中高功率下的沉积速率:随着功率提升,膜厚沉积速率总体上升。实验分别在不同功率下记录了镀膜速率:当功率从20W逐步升至30W时,即使尚未针对PI材料校准膜厚传感器的前提下,监控到的沉积速率从约0.03–0.04Å/s提高到0.05–0.06Å/s(这里1Å/s=0.1nm/s)。这一结果显示功率与沉积速率呈近似线性关系,功率每增加5W,速率大致增加0.01–0.02Å/s。尽管数据存在一定波动,但总体趋势明确:更高的溅射功率带来更快的沉积。

 

在过低功率范围(例如5–15W)时,厚度监控仪读数极不稳定,几乎无法测得准确速率。只有当功率提高到一定阈值(约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