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远微朗 - Vision
Precision Instruments
金靶这么贵,还有其他平替靶材(方案)吗?
(金价高背景下 低真空镀膜仪 靶材平替方案)
最近半年来国际金价持续上涨,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样品镀膜常用靶材的金(Au)成本显著提高。传统上,低真空溅射镀膜仪(如VPI公司的SD-900和SD-900M等型号)广泛使用金靶对非导电样品进行镀膜,以提高样品导电性和成像质量。然而,在金价高企的背景下,寻找成本更低或性能更优的替代靶材变得具有现实意义。
今天,我们分析银靶(Ag)和铂金靶(Pt)在低真空溅射镀膜仪中替代金靶用于SEM及场发射电镜样品制备的可行性,包括镀膜性能、电导率、膜层质量、成像分辨率等方面的对比。对不同靶材在这些仪器上的兼容性、稳定性、应用案例以及性价比进行阐述,并给出关键性能参数的对比表格,帮助用户直观了解银靶和铂金靶作为金靶替代材料的优势与局限。
材料性能对比
选择溅射靶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电学性质、微观结构以及溅射特性。下表总结了金(Au)、银(Ag)和铂(Pt)三种常用贵金属靶材的关键性能参数对比:
性能参数 | 金靶 Au | 银靶 Ag | 铂金靶 Pt |
体电阻率 (20℃) | 2.2×10^−8 Ω·m | 1.6×10^−8 Ω·m | 1.1×10^−7 Ω·m |
电导率(相对铜=100) | 約71(高导电) | 約108(最高导电) | 約16(较低导电) |
典型溅射膜粒径 | ~5–15 nm(颗粒较细) | 与金相当或略大(~5–20 nm) | ~2–7 nm(颗粒最细) |
溅射沉积速率 | 1.0×(基准) | ~1.0×(与金相近) | ~0.4×(约慢60%) |
所需镀膜厚度 | ~10 nm | ~10 nm(与金相当) | ~2–5 nm |
二次电子产额 | 高(重元素,SE信号强) | 中等略低 | 高(重元素,SE信号强) |
化学稳定性(空气中) | 极佳(惰性,不氧化) | 较差(易失去光泽,受卤素腐蚀) | 极佳(惰性,不氧化) |
适用最大倍率 | ~50,000×(高倍率下颗粒显现) | ~30,000–50,000×(中等倍率) | ≥100,000×(超高倍率) |
对EDS分析干扰 | 有:Au M、L线影响P/S能峰 | 小:Ag避开P/S常用区 | 有:Pt M、L线产生谱峰 |
上述对比表明,银在电导率方面优于金和铂,其电阻率仅约1.6×10^-8 Ω·m,为所有金属中最高导电率者。金的电导性也很好(约2.2×10^-8 Ω·m),而铂的电阻率高达1.1×10^-7 Ω·m,导电性能明显不及金、银。这意味着在相同膜厚下,银膜的导电能力最强,金次之,铂相对较弱。不过在SEM镀膜的实际厚度范围内(几纳米),只要形成连续膜层,三者均能有效导走电荷,避免样品表面充电。
在微观结构方面,铂涂层的颗粒最为细小,典型粒径仅2–3 nm,在低真空溅射仪中即可获得细腻、均匀的膜层。相比之下,金靶溅射出的膜粒度约5 nm左右,通常在>30k–50k倍率的SEM下其颗粒结构开始变得可见。银靶溅射膜的粒度与金相近或略大,通常也在几纳米量级(约5–10 nm),但如果样品或环境中存在卤素元素,可能导致银膜颗粒异常粗大。因此,在高倍率高分辨成像需求下(>50,000×),铂金靶更能提供无颗粒影响的细致镀膜;而在中低倍率下(<30,000×),金膜和银膜的颗粒对图像影响不明显。
溅射速率方面,金属材料的原子量和靶材“溅射产率”影响镀膜速度。金靶常被作为基准速度,银的溅射速度与金相当,在相同功率下单位时间内沉积的厚度相近。铂由于原子结合能和电子逸出功函数较高,导致溅射速率比金慢,大约只有金的40%。这意味着在同样条件下沉积一定厚度,铂靶需要更长的溅射时间或者更高的能量输入。不过,由于铂膜只需更薄即可达到等效的防充电效果(典型2–5 nm铂≈10 nm金的效果),实际制样中铂镀膜总时间并不一定明显增加。因此,对高分辨率需求的样品,铂靶尽管溅射速率慢,但所需膜厚更薄,整体制备效率并未削弱。
综上,从材料性能上看:银靶具有成本低和导电性佳的优势,但颗粒略大且易失去光亮;铂金靶具备颗粒超细和化学惰性的优点,能在高倍率下保持优异成像,但导电性稍逊且价格仍较昂贵;金靶作为经典材料各方面性能均衡,但价格高昂且在超高倍率下粒径成为短板。
膜层质量对比
不同靶材溅射形成的镀膜质量对于SEM成像有直接影响。(这里的膜层质量主要指膜的均匀性、覆盖能力、附着力和长期稳定性等。)
1. 膜层均匀性与覆盖能力:铂金膜由于颗粒极细,可以在较小厚度下实现对样品表面的连续覆盖。研究表明,在相同等离子条件下,金原子在基底表面形成的颗粒约为5–15 nm,需要沉积约10 nm厚度才能完全覆盖样品表面不留空隙;而铂原子形成的颗粒仅2–7 nm,2–5 nm厚度即可形成连续膜,有效避免样品充电。下图为在纳米纤维样品上分别溅射10 nm厚金膜和2 nm厚铂膜在10万倍SEM下的表面形貌对比,可以明显看出金膜表面的颗粒结构,而铂膜表面仍然光滑细腻,无明显颗粒:
对于银膜,其颗粒大小与金膜相仿,通常需要与金膜相近的厚度(几纳米量级)才能确保覆盖样品表面。银的溅射颗粒在大多数无机或生物样品上不会异常粗大,因而银膜在常规厚度下也能形成均匀连续的覆盖层。但应注意,如样品含有氯、硫等卤素元素,银在溅射过程中可能与之反应生成化合物,导致颗粒变粗从而膜层不均匀。因此对于含卤素较多的材料(如某些盐类、生物样品等),银膜的质量可能受影响,不如金膜和铂膜稳定。
2. 膜层附着力和应力:几种金属中,金和银均较软,溅射形成的薄膜在绝大多数材料表面附着力良好,不易产生裂纹。铂金属较硬,且溅射过程中铂原子可能在基底表面产生较大内应力。特别是在存在残余氧气的情况下,铂膜容易出现微裂纹(称为“应力开裂”现象)。这是因为铂与氧作用会改变膜层生长方式和应力状态。一些多孔样品在抽真空时会释放出氧或水汽,也可能诱发铂膜产生龟裂纹路。因此要获得高质量无裂纹的铂膜,通常需要更高的真空度或纯惰性气氛以尽量避免氧的影响。在这一点上,金靶和银靶对真空要求相对没那么严苛——即使在普通旋转泵真空(~10 Pa量级)环境中也能溅射出致密连续的金膜或银膜。现代低真空磁控溅射仪(如SD-900M)通常带有氩气冲洗功能,可在溅射前置换腔体中的空气,从而提高铂膜质量、减少裂纹风险。
3. 膜层稳定性(存储和环境影响):金和铂都是化学惰性很高的贵金属,其溅射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也不会氧化或失去导电性。样品镀金或镀铂后可长期保存而膜层性质基本不变,这对需要保存样品或延后测试非常有利。相比之下,银膜在空气中特别是有硫、氯等污染时容易失去光泽(即发生“氧化发黑”或硫化变暗的现象)。变暗的银膜虽然仍有一定导电性,但其表面可能生成的硫化银/氯化银会降低导电能力,并影响后续观察或分析。因此,用银靶镀膜的样品不宜长时间存放暴露于空气中,最好在制备后尽快完成显微镜观察。如果必须长期保存,建议密封于干燥无硫环境,或者在使用前重新溅射新鲜的导电膜。
电镜成像效果
导电镀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SEM成像质量,包括抑制电荷积累、提升信噪比和分辨率等。不同靶材对电子成像产生的影响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。
1. 抑制电荷与信噪比:不论金、银或铂,均属于高导电性金属,镀上一层后能有效导出电子束激发的二次电荷,消除图像中的“充电效应”。这在非导电样品(如生物组织、聚合物、矿物等)的SEM中至关重要。由于银的电导率最高,在相同厚度下银膜导电排除电荷的能力理论上最强;金次之,铂稍逊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只要膜层达到几纳米并覆盖完整,各种金属都足以消除充电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极薄膜(<2 nm)情况下,铂因自身电阻率较高,可能需要略大厚度才能达到与金银相同的导电效果。然而如前所述,铂膜通常也不会低于2 nm使用,所以能够满足需求。在信噪比方面,重金属镀膜还会增加样品的二次电子产额和背散射电子信号,从而令图像更亮、更有对比度。金和铂的原子序数高(Au 79,Pt 78),对入射电子的散射能力强,二次电子产额都很高,因此镀金和镀铂通常都能显著提高图像亮度和细节。银的原子序数为47,略低,因此银膜产生的二次电子相对略少,图像亮度/对比可能稍低于同厚度金膜或铂膜。不过银仍属于高原子序数金属,相比未镀膜时的绝缘样品,其提高信噪比的效果依然非常显著。因此在一般SE(二次电子)成像模式下,三种镀膜对图像质量的改善都是明显的,差别主要在极限分辨率和高倍率下。
2. 分辨率与高倍率成像:当SEM放大倍数升高到几十万倍量级时,镀膜层自身的颗粒结构和厚度将影响最终分辨率。金膜由于颗粒约5 nm,在>50k×以上倍率下会在图像中呈现出微小的颗粒纹理。这相当于在观察样品细节的同时,也看到了覆膜本身的结构,从而限制了能够观察的最小细节尺寸。银膜颗粒与金相近,也会有类似的问题——一般来说,在场发射高分辨SEM上,如果尝试超过50,000倍观察银镀膜样品,可能也会逐渐看到银颗粒的影子,甚至由于银颗粒略大,有时在30,000倍附近就开始出现细微影响。相比之下,铂膜因为颗粒极细,在100,000倍以上成像依然不明显可见颗粒。这使得铂镀膜非常适合高分辨率应用场景。例如在前文提到的纳米纤维案例中,采用2 nm铂膜可以在100k×下清晰成像纤维结构而无杂质;若用金膜,则10 nm厚度在同倍率下就明显看到一层金颗粒附着在纤维表面,干扰了纤维本身的形貌辨识。因此对于要求超高分辨率(>50k×)或观察纳米级细节的样品(如纳米材料、生物超微结构等),铂金靶镀膜能提供更好的成像效果;而在中低分辨率(<50k×)常规观察中,金靶和银靶镀膜已经足够胜任,且看不出显著差别。
3. X射线能谱(EDS)影响:在SEM搭载的能量色散X射线谱(EDS)分析中,镀膜材料本身的谱峰可能干扰对样品成分的检测。金在5 keV以下有M系谱线(~2.2 keV)和Lα线(~9.7 keV)等,其M线正好落在磷(P)和硫(S)元素的Kα峰附近,会对检测这些轻元素造成干扰。铂有M系谱线在2 keV左右,L系谱线在约2 keV以上,同样可能与某些元素峰重合,因此镀铂同样不利于EDS中检测轻元素。此外,镀膜元素的自身峰(如Au的Mα,Ag的Lα,Pt的Mα等)也会出现在谱图中,增加解析难度。银的主要X射线峰为Lα(~3.0 keV)和Lβ(~3.15 keV),位置比Au的M峰高一些,对于P, S, Cl等元素的Kα峰区间没有直接干扰。因此在需要进行元素分析且涉及磷、氯、硫等元素的生物或地质样品中,有时银镀膜被视为优于金镀膜的选择。例如,某些生物样品中含磷(DNA、骨骼)、含氯(盐类)、含硫(蛋白质)的成分较多,使用金镀膜可能使这些元素的谱峰淹没在金M谱峰中,而银镀膜则较少出现该问题。当然,银膜会引入Ag的谱峰,同样需要在分析时扣除背景。综上,在需进行EDS元素分析的应用里,推荐根据待测元素种类选择靶材:若涉及P、S等元素可考虑银靶替代金靶;如不涉及,可继续使用金或铂,但需注意扣除其谱峰对分析的影响。
靶材兼容性与应用案例
仪器兼容性:对于典型的低真空溅射镀膜仪而言(如VPI SD-900系列),更换不同金属靶材一般是可行且便捷的。这类仪器通常采用直流磁控溅射,对导电性材料均适用,因此金、银、铂等金属靶均能被溅射击穿并沉积到样品上。而靶材的物理尺寸(直径、厚度)只要符合仪器设计即可互换使用。例如,SD-900M配备标准直径的圆盘靶,用户可以通过卸下靶夹环更换为银靶或铂靶,然后调节溅射电流/时间以达到所需膜厚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靶材的溅射参数可能略有不同:银靶的击穿电压和电流与金相似,通常无需特别调整;铂靶由于溅射速率较慢,可能需要延长打靶时间或略高的电流才能获得同样厚度。另外,前文提及的铂靶对残余气体敏感问题,意味着如果使用SD-900(非磁控)等简单溅射仪,尽量确保良好的预抽真空和惰性气体环境,以减少铂膜开裂。总体而言,SD-900/SD-900M这类镀膜仪在硬件上兼容多种金属靶材,铂金靶的应用只需在操作上稍加注意真空度和溅射时间,而银靶的使用几乎与金靶无异。
稳定性与维护:更换不同材质靶材对仪器本身的稳定运行没有大的影响,但靶材的特性可能对镀膜腔体清洁度有所不同。金和铂都是惰性金属,溅射过程中不会与残余气体剧烈反应,靶材消耗均匀可控。银靶在长期闲置或使用中若暴露于空气,表面可能形成氧化层,但一般并不妨碍后续溅射(初始几秒的溅射过程会清除表面氧化层)。用户在更换靶材时应佩戴手套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靶材表面,银靶尤其要注意存放于干燥密封容器中以防失光。对于使用铂靶的仪器,定期检查真空系统的密封和干燥剂,以确保达到铂镀膜所需的较佳真空条件。此外,不同金属的溅射碎片可能沉积在腔壁上,例如金、银的沉积会呈现不同颜色,定期清洁可避免交叉污染影响其他分析。
所以,在金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,以银靶或铂金靶替代金靶用于SEM样品镀膜在技术上是可行且有优势的。银靶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和优秀的导电性能,在中低倍率成像中表现良好,已在一些日常应用中成功替代金靶。需要注意银膜易于失光变色,因此适合制备后即时观察的样品或对长期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景。铂金靶则在高分辨率和高要求应用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:极细的镀膜颗粒确保在超高放大倍数下仍不干扰样品细节,同时铂膜化学惰性强,适合长期保存样品及避免元素分析干扰。铂靶的投入成本虽然仍属高档,但在当前贵金属市场形势下相对黄金已有一定经济性,对于注重性能的实验室来说是值得的投资。
对于使用VPI SD-900/900M等低真空镀膜仪的用户,建议根据实验需求灵活选用靶材:当批量制样、成本敏感且放大倍率不超五万倍时,可优先考虑银靶镀膜,以最低成本获得足够的图像质量;当追求最高成像清晰度或进行纳米尺度研究时,应选用铂(金)靶镀膜,以充分发挥FE-SEM的分辨能力;而在一般通用用途下,传统金靶依然是不失稳妥的选择,其镀膜性能均衡、膜层稳定,不受卤素影响。如下概括了不同靶材适配应用场景的建议:
靶材选择 | 适用场景与特点 |
金靶 Au | 综合性能均衡,适用于大多数常规SEM制样;高倍率下颗粒可见,不适轻元素EDS分析;成本高。 |
银靶 Ag | 成本最低,适合大量常规样品制备和教学应用;中等分辨率内图像质量与Au相当;不宜长久存放或超高倍率观察,需要避免卤素环境。 |
铂金靶 Pt | 高端应用首选,适合FE-SEM超高分辨成像和精细结构观察;膜层粒细致密,化学惰性好;可减少Au镀膜对元素分析的干扰;前期投入较大。 |
在金价高企的现今,银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,而铂金靶提供了性能提升的解决方案。用户可依据自身实验需求和经费状况,采用一种或多种靶材策略,既控制成本又保障SEM镀膜制样的效果。随着材料科学和市场行情的发展,我们有理由相信银和铂等靶材将在SEM制样领域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,为科研和产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选择。
VPI China :www.vpichina.com | Email: sales@vpichina.com | 中国官网